1.1 改善畜禽消化道菌群
正常情况下,动物消化道内寄生一定数量的微生物,大多数是对动物有利的有益菌,也有对动物不利的有害菌,二者相互制约又彼此依赖,保持动态平衡。应激条件下,平衡被打破,有害菌大量增殖为优势菌群,引发动物患多种疾病。动物消化道内病原菌细胞表面或绒毛上具有类丁质结构外源凝集素,它能识别动物肠壁细胞上的“特异性糖类”受体并与之结合,在肠壁上繁殖导致肠道疾病的发生。而甘露寡糖与病原菌在肠壁上的受体具有相似的结构,可竞争性地与病原菌结合,使其无法附植在肠壁上,致使病原菌死亡而失去致病能力。功能性寡糖不能被单胃动物自身分泌的酶降解,也不能被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等有害菌利用,但可被消化道后段寄生的双歧杆菌、乳酸杆菌等有益菌充分利用,可促进其大量繁殖。而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增殖又会促使发酵产生醋酸和乳酸,导致肠道pH下降,抑制大肠杆菌和产气荚膜梭菌等有害菌的生长繁殖。
1.2 提高畜禽免疫力
甘露寡糖可充当免疫刺激因子,提高药物或抗原免疫应答能力,增加动物体液及细胞免疫能力。甘露寡糖分子作为外源抗原佐剂,与某些毒素、病毒、真核细胞表面结合,减缓抗原吸收,增加抗原效价,提高机体免疫力。其次,甘露寡糖可促进有益菌(双歧杆菌等)大量增殖,双歧杆菌可提高机体的抗体水平,激活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,提高机体免疫力。
1.3 影响胃肠道组织的结构
饲料中添加甘露寡糖可显著增加猪、禽的肠绒毛高度和肠壁厚度。甘露寡糖促进有益菌生长繁殖,有益菌代谢产生的大量丙酸,是黏膜代谢的主要能源,具有促进正常细胞形成的作用。
2 功能性甘露寡糖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
功能性寡糖作为抗生素的替代品,近年来被逐渐应用到饲料工业,具有用量少、无毒害作用、无残留、稳定性强等特点。大量动物试验结果表明,功能性寡糖可以提高动物的抗病力,降低死亡率,而且对料肉比重、动物体重均有所改进。
2.1 在猪饲料中的应用
目前甘露寡糖研究主要针对仔猪阶段,对生产性能的影响效果不一。据报道,饲粮中添加甘露寡糖可提高1~49日龄仔猪的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。在与抗生素复合使用和替代抗生素的条件下,甘露寡糖均可提高断奶仔猪的日增重。甘露寡糖和粪链球菌一起饲喂,可提高仔猪日增重、饲料转化率和粗纤维的消化率。也有报道称日粮中添加甘露寡糖不影响仔猪的生产性能。
2.2 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
功能性寡糖对水生动物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:增强水生动物免疫力,提高动物成活率;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;促进水生动物生长,提高饲料利用率;以及作用于内源性消化酶,增强水生动物消化功能等。
2.3在反刍动物饲料中的应用
功能性寡糖在反刍动物营养中的应用报道比较少。目前已有的研究大部分都集中在幼龄反刍动物上。国内外研究表明,在牛、羊的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寡聚糖可以防止犊牛、羔羊下痢,提高日增重,改善饲料转化率。国外研究发现,在犊牛代乳料中添加甘露寡糖(MOS),可以增加犊牛采食量,提高犊牛生长速度,获得更大的日增重,同时降低发病率。低聚半乳糖(GOS)可以降低反刍动物的甲烷排放量,提高氮利用率,降低瘤胃pH值,但它对营养物质的表观降解率及饲喂后lh和6h的瘤胃发酵指标(如pH、NH3——N及总VFA)没有影响。Heinrichs等(2003)研究表明,与在代乳料中添加抗生素相比,添加MOS可以增加犊牛的采食量,但两组犊牛在试验期的体增重差异不显著:MOS和抗生素都能降低犊牛的腹泻率且效果相当。因此MOS可以代替抗生素添加于代乳料中。在奶牛的干乳期日粮中添加MOS,可以增强母牛对轮状病毒的免疫力,并提高犊牛对轮状病毒的抗体水平。
上一篇没有了!
下一篇鱼粉掺假的10种镜检特征